文化症候什么意思 [作为文化症候的年轻族群]_苦难岁月4-5作者爱毛一族 [一路上有你!苦难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行]
阿优书库 > 苦难岁月4-5作者爱毛一族 [一路上有你!苦难岁月里我们风雨同行] > 文化症候什么意思 [作为文化症候的年轻族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文化症候什么意思 [作为文化症候的年轻族群]

  形形色色令人迷惑的年轻族群以时尚的面目出现,却并非健康有力,透露出更多的是青春的焦灼与疲惫。现在世界上的年轻人似乎有共同的烦恼: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许是今天的年轻人比父辈娇贵、挑剔,也许是这个时代给每个人的空间太小,难以有所发挥。不同的国家出现了相似的文化症候,形形色色令人迷惑的年轻族群以时尚的面目出现,却并非健康有力,透露出更多的是青春的焦灼与疲惫。这些症候其实是需要社会的力量来诊断和解决的。

  “下流社会”:中产阶级渐渐流失

  日本社会向来以中产阶级居多、贫富差距较小而骄傲。但《下流社会》的作者三浦展,有感于日本社会的个人所得、生活需求等差距愈来愈大,从而指出日本社会正走向“下流社会”。他在书中写道,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新中间层”,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而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其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真可谓苦不堪言。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不再担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

  而社会向下流动的趋势似乎正在全世界悄然形成,日美欧都出现中产流失的现象,曾经号称“一亿总中流”(即生活中等的国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日本中产阶级难道已经分崩离析?从《下流社会》一书所提供的数据来看,日本在泡沫经济时代,个人年收入600万到1000万日元才算是中产阶级,而现在个人年收入低于600万日元的人群已占日本纳税总人口的78%。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群年轻的创业者在网络科技、创业投资等新兴行业成功掘金,三四十岁便跻身亿万富翁的行列,他们个性极其张扬,生活极度奢华。在少数IT精英和商界名流醉心于高档时髦的都市生活时,类似于喜欢在便利店里阅读廉价周刊的“散漫一族”这样的低收入人群正在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自由职业者的大军。《下流社会》一书揭示的正是所谓中产阶级分崩离析之后,日本社会各阶层之间无法实现相互理解与沟通。

  尼特族、飞特族、单身寄生族大行其道

  日本两大周刊之一的《POST周刊》和以世态分析见长的《SPA!周刊》分别以《你也沦入“下流社会”!》、《“下流社会”的脚步》为题,煞有介事地宣扬了一整套“下流社会”的处世之道。如今的日本社会只容许少数富人或有才华的人成为赢家,其他出身平庸的人即使拿着学位,也都会被打入“负组”,就像多达500万人的自由职业者,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保证,也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POST周刊》甚至列出了检测“下流度”的12个指标。

  在泡沫经济后“失去的十年”中,日本社会默默分流;有钱人愈来愈有钱,中产阶级却逐渐向上下移动,而其中大多流向低收入的底层。今年一月底,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的重量级作品《Lower-Middle的冲击》也直指“日本社会正往下流动”。

  根据日本内阁府“国民生活世论调查”的数字,在20到34岁年轻族群中,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居于中间阶层的人,十年来掉了近10个百分点;而认为自己属于“下层”阶级的,却增加了13.3%。

  有三个族群,是日本学者近年来热衷讨论的对象:

  一、尼特族:没工作、没上学、没受训,典型的“米虫”。

  二、飞特族:只想到处打工兼差,不愿找正式工作。

  三、单身寄生族:成年子女仍跟父母同住,以节省房租与生活费,收入却大多拿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三浦展指出,这群人迷恋“3P”:个人计算机(PC)、行动通讯(Pager)、游戏机(Playstation)。他们跟外界沟通以及追求娱乐的方式,都是透过科技产品与网络,久而久之,遗忘了人与人接触的亲切。这样的年轻人愈来愈多,导致日本生产力与竞争力下降。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估,2010年,日本将减少123万名工作者,GDP将减少9.5兆日圆。2004年,日本飞特族高达213万人,尼特族64万人,单身寄生族更高达1221万人。

  往下流动的社会,也造成消费习惯与企业营运方式的改变。根据日本百货店协会的数字,日本全国百货公司的总营业额,从1991年的9.7兆日圆,掉到2004年的7.8兆。其中流失的消费力,转移到网络购物、百元商店。今天的日本年轻人总感到“反正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反而更加沉溺于消费的快感之中,而不作长远打算。

  “月光族”:潇洒的日子能否持久?

  “月光族”一词来源于港台地区,是指那些每个月都将工资花光并且没有积蓄的人。由于消费观念超前、理财经验欠缺、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偏高等因素,不少白领在领到工资后没几天就花得所剩无几了,在下个月的工资没到手之前,他们不得不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甚至伸手向亲朋好友要“救济”,成了不折不扣的“月光族”。心理学专家认为“月光族”是虚荣心所致,年轻人需要凭借手中拥有的物质来肯定自己生活的意义与确定自己的位置。

  专家分析,其实是不是“月光族”,不仅取决于收入,更取决于观念。一个持传统消费观念的人,无论收入是高是低,都不可能是一个“月光族”。和低收入人群的入不敷出不同,月光族一般从事的行业比较优越,学历也高。虽然他们的银行存折上每个月都不少于几千元,可在下一次发钱之前便所剩无几。月光族不为生存而奔波烦恼,他们大多数提倡享受“精致生活”。一个低收入者通常不会是“月光族”,因为他们对未来缺乏信心,要想方设法省点钱存起来以防万一;一个大富豪也不可能是“月光族”,因为他们的钱已经多到无法每一个月都花光。“月光族”是低收入者眼中的高收入者,但在真正的有钱人看来那点钱算不了什么,很容易就会花光。月光族年龄大都集中在24岁到30岁这一阶段,且以单身女性为主。如果一段时间没有买东西就会受不了,这种情况也是女性远大于男性。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的年轻一代而言,未来不仅要抚养1个子女,还要赡养4位长辈,而子女的教育费用不可小觑。所以,今日潇洒轻松的“月光族”,明天的生活可能要面临许多困难。另一方面,“月光族”盲目自我,对家庭、社会缺乏责任感,对未来未免太过于乐观。

  月光族的口号是“挣多少花多少”。他们还以调侃的方式炫耀加入月光族的好处:加速货币流通,繁荣市场经济;不去银行存款,从而大大制止了利率的下调;在一个固定的周期内(一般为30天)能够体会到腰缠万贯、身无分文、负债累累的不同滋味,增强心理素质以及灵活对待生活的能力;勇于尝试新的东西,如新款服装、新款美食、新款化妆品;拥有众多的债主,人际关系广泛;对于每个月的固定一天,有殷切的企盼,生活有明确的目标;撒手归去时,因无一分一文的遗产,避免了一切家庭财产纠纷的产生。

  对于自己的经济时时面临危机,生活常常困顿,有的月光族终于开始反思,并渐渐觉醒。“理财”,这个他们原本从来不屑的字眼,悄悄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很多人总是说:“我也不知道钱都花到哪儿去了!”其实可以使用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记账。每天只要用十分钟时间把自己的开销记录下来,坚持一个月,效果就会自然显现。通过记账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MONEY的去向。对每月的薪水应该好好计划,哪些地方需要支出,哪些地方需要节省,每月做到把工资的1/3或1/4固定纳入个人储蓄计划,最好办理零存整取。储额虽占工资的小部分,但从长远来算,一年下来就有不小的一笔资金。另外每月可给自己做一份“个人财务明细表”,对于大额支出,超支的部分看看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在下月的支出中可作调整。月光族看起来比较潇洒,但终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总有一天会告别这样的日子。

  “啃老族”:成年了依然靠父母供养

  “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据有关专家统计,在中国城市里,有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65%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

  据中国媒体调查,目前“啃老族”主要有以下六类人:一是大学毕业生,因就业挑剔而找不到满意的工作,约占20%;二是以工作不适应等为由而离职者,占10%左右;三是“创业幻想型”青年,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却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而又不愿打工,约占20%;四是频繁跳槽,最后找不到工作,占10%;五是下岗的年轻人,他们习惯于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紧张繁忙的工作相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就离职,约占10%;六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呆在家中,占30%。

  “啃老族”也叫“吃老族”或“傍老族”。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还将扩大。严峻的现实是,众多子女不仅不能赡养老人,而且还在坐吃老人们微薄的养老金。在父母的羽翼下,逃避得了一时,总不可能逃避得了一辈子。一个人可以成不了名成不了家,建不了功立不了业,但必须成人自立,至少要自己养活自己。本来应该赡养父母的子女,现在当起了“啃老族”,这给已经步入老年的父母带来了沉重负担。现在的“啃老族”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他们从一生来就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庭围绕着他们转,父母长辈的一切都服从于他们,对他们倍加溺爱和呵护,什么事都不让孩子操心。这样的家庭教育,使孩子自小衣食无忧,未受过任何委屈,习惯了一切由父母包办,长大成人后无法从精神上“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对父母依赖至极,甚至心安理得认为“父母挣的钱我来花”。

  “袋鼠族”:我是北大培养的废物

  “啃老族”可不是中国独有的特色。国外称这种现象为“袋鼠族”。袋鼠族的说法最早由法国《快报》以小袋鼠在袋囊中生长6个月至1年后才能独立的习性,比喻大学生毕业后,以薪水少等为由,仍依赖父母供养。当时,《快报》报道说,法国有80%的失业青年靠父母生活,震撼了法国社会。一个署名“黑狐狸”的网友曾在BBS上发布过一个《我是北大培养的废物》的贴子。“黑狐狸”指中国教育模式是“袋鼠族”产生的根源。

  无论是在有着西方崇尚个人独立传统的美国,还是在有着东方勤劳吃苦美德的韩国,在上世纪90年代都出现了“袋鼠族”。据2004年《美国人口统计学》的一篇文章说,有1800万20~34岁年龄段的人和父母住一起。一项当时的调查显示,63%应届毕业生计划搬回来同父母待在一块儿,至少在找到工作前会这样。据韩国劳动部透露,在韩国国内,类似于“袋鼠族”的青年失业者也在逐渐增多。“在每100名青年失业者中,近40人即使有能力参加工作,但是以薪水、福利、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等条件不符合为由自动放弃就业。他们实际上相当于自发性失业者。”进入21世纪,韩国的《朝鲜日报》也惊呼,韩国的袋鼠族正不断壮大,他们以薪水不高、上班时间不够自由等为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为大小孩。

  “iPod一代”:创造财富的难度比父母更大了

  日本也存在20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他们被称为“NEET(尼特族)”。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4年,日本共有“NEET”64万人。“NEET”数量的激增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2004年10月,日本就出现了两起因就业和升学压力引发的集体自杀事件。日本已经成立“年轻人自立挑战战略会议”,开始寻找解决“啃老族”问题的对策。在2005年的年度预算中,针对“NEET”和自由职业者,日本政府计划拨款810亿日元,帮助年轻人提高工作积极性。

  伦敦某咨询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把英国年轻一代称为“iPod一代”――不是苹果iPod播放器,而是insecure(不安全的)、pressured(压抑的)、over-taxed(税负过重的)、debt-ridden(债务缠身的)的缩写。该报告作者说:“我们总是习惯假设一代更比一代强。但是,如今的年轻人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他们增加收入和创造财富的难度也更大了。”英国年轻企业家的能力水平低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爱尔兰的年轻企业家,而且十年来不仅没提高,反而下降了。一些人选择找一份可以提供丰厚养老金的貌似安全的工作,其他人则不得不找到什么干什么,努力还债。研究发现,英国税收和开支的天平已开始向不利于35岁以下的年轻人的方向倾斜。

  “校漂族”:游离于校门内外的边缘人

  在各高校周围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毕业后没有就业,现在仍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生活重心在自己母校周围:在学校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在学校网吧上网,学校的公共场所里几乎都可以看到这些被称为“校漂一族”的身影。几年前,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决定,应届毕业生就业期限延长两年,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留在原就读的学校。因此,近两年毕业选择不就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阵容不断扩大,他们逗留在高校附近,形成“校漂族”。当中有为了增加就业砝码的“考研派”、对求到职业不理想而不去上班的“不就业派”、还有家庭富裕的“逍遥派”以及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或国家英语四级证等证书的“补锅派”,是“校漂族”的四种主要类型。

  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活到底是精彩还是无奈?有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租着房子,每天四处闲逛或打打篮球、上上网、玩玩游戏,他们只是舍不得告别校园生活,不想这么早就参加工作。在激烈职场竞争中,一部分大学生主动选择“失业”,聚居在校园周边得过且过,把校园当作暂时的避风港。

  更多的人是不得已,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外面生活的开销实在太大,再加上找工作还要一笔不菲的开支,实在没办法承受,有的学生只能选择与师弟挤着住,留在学校毕竟可以节约一笔比较大的开销。只希望自己能早点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以结束这种“漂”的生活。还有很多天天到学校去“上课”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是考研复习者。

  有专家预测,在北京、广州、郑州等地的高校周围,“校漂族”已达数十万人。从身份定位讲,“校漂族”已不是在校学生,他们留驻校园,挤占了有限的教育资源,给学校管理造成了一定压力,

  追求“曲线就业”的“急嫁族”

  在许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工作东奔西跑的时候,一些临近毕业的女生却忙开了“找对象”,她们将找对象放在比找工作更重要的位置。大学生扩招越来越多,想找个好工作真是难上加难。不如嫁个有钱的好老公,还能少奋斗二十年。在中国高校中,这样的女大学生“急嫁族”呈日益壮大之势。据了解,在南京、上海、合肥等各地的高校校园里,婚介所投其所好将征婚广告铺天盖地贴进海报栏,校园网站上有了鹊桥版,传统“相亲”也重新走俏。

  而在大学生中,甚至流行起了“男靠家,女靠嫁”的说法,即将毕业的女大学生们将婚姻视为就业的一条捷径,戏称为“曲线就业”。先嫁个有钱人以后再凭兴趣找工作,而不必考虑生活压力。

  不过,有车有房的、年轻的成功男士在社会中也毕竟属于少数,对“急嫁族”的女大学生来说这方面的“竞争”无疑也将加剧。此外,“急嫁族”中的女大学生还要当心一些虽然是成功人士,但却属于“花心大萝卜”式的男士,千万莫要把自己的婚姻命运单纯寄托在所谓成功男士的身上,这样的选择毕竟带有一定的风险,对尚未有社会实践阅历的女大学生来说,难保不会误入歧途。

  “早婚族”:人生规划的关键性“战略”

  相比“急嫁族”,“早婚族”对感情与婚姻都很执著。不少大学生恋人在毕业时不得不劳燕分飞,早婚族就是要避免这样的结局。上世纪80年代出生,早谈恋爱、早结婚的年轻女性,被中国媒体称为“抢婚”。与“三十而立”的传统观念相比,不少女大学生为了“早婚”,甚至放弃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机会,因为高龄可能面临“老大难”问题。也有人担心她们还年轻,社会经验不足,会在婚姻上走弯路。

  俄罗斯谚语云:“能与心上人厮守,窝棚也赛天堂。”很多俄罗斯大学生对早婚乐此不疲,在他们看来,大学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没有比在这一时期与爱人共建“赛天堂的窝棚”更令人幸福的事了。莫斯科某大学学生玛丽娜3年级时与同学恋人结婚,两人目前在校外租房住。婚后他们分工协作,他在一些科目上对她进行指导,她负责给他洗衣,做一些家务。两个人共同生活感觉更轻松。像玛丽娜这样的大学生在俄罗斯并不少见,这些大学生有良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充分享受着纯洁的爱情给他们带来的甜蜜感觉,并以早婚为荣。

  俄罗斯很多地区都希望大学生的爱情故事修成正果。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矿业大学为鼓励大学生成家,从2005年起决定承担本校学生举行婚礼需要的大部分费用。该校校长科萨列夫说,校方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通过物质奖励提高结婚率,从而达到增加家庭数量和生育率的目的”。的确,对于目前人口呈负增长的俄罗斯而言,增加人口已经成为该国的当务之急。而且在大学象牙塔中诞生的孩子都相当聪明。早婚在俄罗斯也不是普遍现象。对多数人而言,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后再成家才是理智的行为。

  美国不少年轻人也愿意早婚。22岁走进婚姻殿堂的哈佛大学学生布罗菲说:“在大学里,你有更多时间和心上人在一起度过,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人,”她相信大学是真正了解终身伴侣的最好时机。她同班的同学还是会觉得,结了婚的人和他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中,新婚夫妇不会再像他们这种单身学生一样参加学校的活动。结婚之后,他们就失去了“冒险精神”。结了婚的学生则认为,婚姻并没有太多改变他们的大学生活。安德斯・弗雷姆斯塔德还是乔治敦大学国际政治经济专业的学生时,已经有一个1岁的儿子,但并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和其他同学有什么不同。

  80年代,上海女孩的婚嫁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左右。在90年代中后期走进婚姻介绍所的女子,也大多是在婚姻上属于“老大难”的“老姑娘”。而现在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子成了不少婚姻介绍所的主要客户群。

  “早婚族”认为,早点涉足婚姻,能够使自己的选择面更广些,确保自己找到一个满意的佳偶。"先成家,后立业"是上海女孩迫切走进婚介所的主要原因。名牌大学的资历,并不能确保女孩在应聘时战无不胜。大多数跨国企业招聘时会更多地考虑已婚女子,因为这类女性生活已经安定,将来不大会因为恋爱、结婚等诸多问题影响工作。刚踏入社会的女孩,工作成就及职位升迁无从谈起,不如在这段人生磨合期趁早将结婚和生育两件大事给办了,以后就可放手做一番事业。趁父母尚未老态龙钟,可以将孩子交给父母,避免上有老下有小的艰难境地。再者,在自己年富力强之年,可以帮孩子进入成年。这些想法都是合情合理的。紧张的现代生活中,早婚早育现在成了许多年轻人人生规划中的关键性“战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ustk.com。阿优书库手机版:https://m.austk.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